模块化写作

为什么读到的文字越来越不好看了?

Posted by CY on 2025-05-13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 Minutes
Words 587 In Total

从前 Markdown 写作用多了,就会被语法影响,喜欢换行用列表列出几点,每点再做扩充,看起来条理清晰、结构独立、理解迅速,但实在太过理性往往没有什么文采。大多数情况下各个模块上下腾移一下位置也对全文没有什么影响。工作上不少文档也常常被鼓励这样写,因为“效率最高”,不管是写起来还是读起来,都不必付出太多的理解成本,一进效率社区更是常常见到这样的写作方式甚至教程。可以说技术和技术背后的效率主义价值观互为表里,以及文学化写作的式微和遭到的市场排挤,逐渐衍生出来这样的方格子写作方式。各位玩儿没玩儿过《王国之泪》,这样写作的感觉就像林克在一始村旁边买的模块儿化屋子,几个方块儿房间用究极手拼积木一样上下左右排列组合,就是这种感觉。

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 AI 语言模型输出的答案都喜欢用 Markdown 的原因,因为结构化不光读起来要求低,对程序来说也最简单,我也见过一些程序员朋友在审美上也对秩序有着格外的痴迷,真心地全方位拥抱这种结构。Markdown 虽然支持的语法也不少,但用着用着就会发现列表是最常用的语法,反过来也会逐渐影响写作者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对费脑子的内容失去耐心,也就逐渐丢了脑子,还嫌世界太麻烦太复杂不能都结构化模块化。这自然是挺不好的,就好像段落之间没有什么活气穿梭流动,死趴趴地躺在那儿。虽然东西也能看,但也实在很无聊,很难有什么感染力。哪怕是写报告能让人爱看也是种文字能力,但是有些哪怕是面向大众的内容也几乎完全放弃对结构的组织,这样内容越有价值就越觉得可惜。至于真用AI写的,那还是祝它一切顺利吧。


If you like this blog or find it useful for you, you are welcome to comment on it. You are also welcome to share this blog, so that more people can participate in it. If the images used in the blog infringe your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them.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