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邻国打卡 2000 天之后

不着急总能学会

Posted by CY on 2025-09-02
Estimated Reading Time 4 Minutes
Words 1.3k In Total

恰好在 9 月 1 号的传统开学日这天多邻国打卡到了 2000 天。当初因为看了《天气之子》一时兴起拣回日语,算去中间连胜激冻兑换过的日子,意味着大陆上映《天气之子》也已经超过 2000 天了。连那时的多邻国也算是重新捡回来的,大概是还在沉迷刷系统的智能手机黎明时期,就曾经和其他新鲜的 App 一起下载试玩儿过,只不过因为英语课程太简单又放下了。

2000 天打卡

老实说用多邻国究竟能不能学到东西,尤其是今天用它还能学到多少,越来越难说。今天还在坚持玩儿,一方面是并不费多少时间,另一方面也养成了习惯想看看最多能做多久。2019 年的时候,还没上市的它的确看得出来有不少为了让人多学和学会设置的机制,比如多阶排行榜激励、连胜数激励、错误掉心 + 复习回心的重复练习、直觉式学习设计都觉得很不错,曾经一度想写一篇文章发在少数派,但写来写去觉得机制拆开太复杂以至无趣,又一度搁置了。那时候的多邻国虽然课程深度很浅,但作为直觉引导算是对得起它说的“直觉式学习”的设计方案,让人逐渐参透语言学习就是通过反复模仿达到无意识便能使用的境地。

但问题也一直都有,拿日语来说,正是因为强调直觉,所有的语法理论都没有强制安排进课程,到某个版本后可以进入章节提示中查看但也并不必要。实际上造成不少基础理论比如单词音型、动词形容词分类的意识不能建立起来。如果不是在日语专业打过基础,恐怕也是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学歪来。公平地说,那时候的多邻国在打完基础之后配合做重复的肌肉记忆训练,对语言学习算是还有帮助,但只依靠它也是不行的。以及对高阶知识的覆盖过于稀少,强调日常使用的部分太多,后面为了学习更多时也只能去另寻高级课程。

后来,不知是不是因为上市之后的压力,中国区一度去掉了排行榜的功能,算是把这套系统核心的激励机制解散;更新成小径模式后学习单元的概念弱化;为回心机制加上限制打破了复习循环;直到最近心心机制改为电池,再不能通过学习回满,彻底成为氪金二游的体力制。早期促进学习的闭环系统已经被完全打破,现在很难总结出它除了排名系统之外的机制设计特点。大概是最初的一套机制让免费用户复习的体验比付费还好,或者是会员定价实在太高,终究找不到合理的商业模式,最终拆掉了最初设计的系统。自从日语学成之后转向音乐,以为能够补全小时候学乐器没学过乐理的遗憾,结果只能算是个带五线谱的音游吧,除了基本的识谱的确很难说能学到什么乐理知识,更不用说在电子屏幕上弹琴键和练乐器的肌肉记忆力本来也很难调和。

这不禁让我猜想,是不是公司的管理者复盘之后发现游戏化的设计才是它扩圈的关键,就像当初试图拆解这套系统时候怎么写怎么变无聊预感到无人会感兴趣,所以产品的核心系统设计得越来越像手游,营销也高度 meme 化。如果说它现在像什么,大概就是个似乎能学点东西的轻量化益智游戏吧。

又不禁让人回想移动互联网浪潮到底在文化知识领域创造了什么真的有用的东西。不过最大的收获可能是习惯了积少成多、慢慢学习总能学会的习惯,也不会再为学习任何新东西感到困难,只要每天做一点 + 学得够久就好,而且够久也并不困难,只要每天上来做一点。工作之后发现这种事情变得困难,无外乎是人们再也等不了缓慢的积累,唯恐不能项目上马就三天搞定,自然有大量的草台浮于表面的光辉上。这种事虽然不需要多邻国也能学会,但毕竟至少它当初的那套设计能帮人轻松地坚持下来。在那之后,无论是坚持在暂停实验室练习每日冥想,或者打健身环时候每天训练,都不在有什么心理上的阻碍。在这一点上,还是要感谢至少 5 年前的那个多邻国的。


If you like this blog or find it useful for you, you are welcome to comment on it. You are also welcome to share this blog, so that more people can participate in it. If the images used in the blog infringe your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them. Thank you !